主頁 | | 意見或查詢 | 聯絡我們 | 內聯網 | 內部電郵
字型大小 A | A | A

 澳門人‧澳門情 PDF 列印



2014年10 月13日 [返回]
默默耕耘發揮團隊精神 - 賽道人員守護大賽車順利舉行

“團隊精神”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最重要的座右銘。跨部門合作,朝着同一目標邁進,務求令大賽車盡善盡美,令所有人留下美好回憶。

鏡頭前車手大顯身手,在驚險刺激的“東望洋跑道”上力爭佳績;鏡頭後一班不辭勞苦、默默耕耘的工作人員,正齊心協力、衆志成城地守護着賽事順利進行。
每當賽道上發生意外,公衆注視多輛賽車“炒埋一碟”時,其實大批工作人員已飛快到達現場清理,以便其他賽車安全通過,盡快恢復賽事。這支專業隊伍,除了有操控吊車及拖車的賽道修復人員,還有負責清除地上碎片及車輛油漬的賽道清理人員。

恰到好處做好分工
凌亮清參與大賽車工作已廿個年頭,由最初的“吊車仔”開始,歷經多年磨練,現時領導賽道修復小組,負責快速清理意外後未能開走的車輛。他猶如賽道工作人員的大腦及眼睛,每場賽事都坐鎮控制塔,緊盯熒光幕。一旦發生意外,即指示守候在賽道防撞欄後方的各駐點人員,交代意外地點、出事車輛數目,並做好分工,務求以最快速度完成賽道清理工作。

快速修復有望再賽
工作最大挑戰就是“以最小資源發揮最大功效”,若判斷失誤,調派過多吊車或人手,反而人多手腳亂,費時失事。最理想是人手剛剛好,達到最快的清理速度。他們明白“意外”令不少渴望奪冠的車手“失望”,但倘能盡快護送他們回維修站,就“可望”重新作賽,爭取佳績。所以,快速修復、清理賽道,並護送賽車回維修站,均十分關鍵。

工作謹慎賽事安全
彭定雄回歸前已參與大賽車工作,現任賽道修車站、集車站舉牌旗號工作協調員。他強調大賽車全程由電視直播,片刻不容怠慢,緊張刺激。除了要爭分奪秒,盡快清理跑道,以免延誤賽事外,工作也須十分細緻謹慎,因為即使是小碎片,都可能損害高速奔馳的參賽車輛。所以每位工作人員都必須盡責,確保賽事安全、順利進行。

觀衆開心便忘辛苦
每年大賽車期間,賽道工作人員每天均最早到達,大約凌晨三時抵達賽場。賽道修復小組則於凌晨四時來到賽車中心,作好準備。四天賽事,工作人員無論日曬雨淋、汗流浹背或寒風刺骨,均由凌晨時分一直忙碌到傍晚六時,賽事完成後才能離開。

問及為何早出晚歸,工作辛苦仍繼續?凌亮清回憶說,自小就喜歡大賽車。那時候,“成班人去看車輛運送來澳,再跟着看驗車、試車,光看就覺得很開心。”到正式比賽時,“四點警察還未到,我們已經在松山霸位,等看比賽。”後來有機會加入大賽車這個大家庭,就一直服務至今。他感慨:“以往從山上看控制塔,現時從控制塔看觀衆席,熱誠始終不變,都是為了賽車。”他引述賽車委員會勉勵工作人員的話,“每年賽車都會發生新的事物,每次都要用新人的心態努力工作,希望大賽事一屆比一屆好,亦希望車手、海內外觀衆享受這美好的周末。”

彭定雄對大賽車也滿腔熱誠,十分享受團隊精神的感覺,“雖然過程好辛苦,但如果你好鍾意這項賽事,每年還是會自願再度參與,與夥伴並肩作戰。”從資深工作人員口中,可感受到他們對大賽車“情有獨鍾”,亦正因這份熱愛,讓衆多工作人員甘願放棄多個晝夜的私人時間,甚至每年請假,全情投入大賽車工作,力求將這份屬於澳門人的盛事,精彩呈獻給本地及各地觀衆。

冀年輕人傳承團結
與去年第六十屆一樣,今年參與大賽車培訓的工作人員多達八百人,當中不乏年輕的新人“上陣”,希望他們能加深認識賽事,傳承團隊工作。

賽事工作人員包辦一切“雜務”,包括站員、旗手、賽道清理員、通訊員及起步區舉牌工作人員,另外還有分派物資的工作。除了賽道修復要求團結、快速外,其他工作表面看似簡單,但原來每個步驟和程序都要求精細繁複。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部分,就如機械中的每個齒輪、每枚螺絲釘,缺一不可。這就是大賽車精神,澳門人的精神!



更多文章分享:
文化局 社會工作局 教育暨青年局 衛生局 體育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