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| | 意见或查询 | 联络我们 | 内联网 | 内部电邮
字型大小 A | A | A

 澳门人‧澳门情 PDF 列印



2015年1 月19日 [返回]
宣扬小城传统之美 - 梁吴蓓琳在台力推澳门旅游路线


梁吴蓓琳(右四)与六家业者合推澳门娇游套票

澳门回归十五年,经济高速发展,城市面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在三十多平方公里土地上,有“世界文化遗产”,亦不缺娱乐场、高楼大厦,大型建设拔地而起,新、旧建筑在弹丸之地交错并存。梁吴蓓琳——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在台湾的公关首席顾问,是一位推广澳门的能手。

维持特色古今兼容
她生于香港,长于澳门,后随丈夫定居台湾。虽非本地人,但自幼与澳门结下不解缘,明白小城的美,并深深地爱着这个地方。说起对澳门的喜爱,梁吴蓓琳说,是那段长于斯的岁月所埋下的种子。

看着澳门成长,除了赞叹其越变越好,亦怀念澳门特有的悠闲和人情味,梁吴蓓琳希望澳门继续“护遗”,保育旧历史建筑,保护文化根源,维持澳门特色,成为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。

认澳门是美食之都
她微抬头,明亮的眼眸望向前方,回忆走进了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的澳门。梁吴蓓琳形容,“以前澳门好大”,那时小城遍布平瓦矮屋,道路两侧绿树成荫。全城只有两条巴士线,居民多数走路出行。少人少车少高楼的澳门,抬头一望,便可见蓝天白云,相当舒畅。

说着,梁吴蓓琳仿如进入了时光隧道。她说那时的澳门街边特色小吃特别多,部分街道摆放着多个小摊,蒸笼热气袅袅上升,兜售着各种热腾腾美食,如牛腩米粉、猪肠粉、夹饼等,令人垂涎;亦有人挑着扁担,穿街过市到处吆喝“卖面包了”,客人只需呼喊“面包佬”到家门前,就可以买到食物。梁称赞说,“每一样都是澳门美食,从小就认为澳门是美食之都。”及后肩负宣传澳门使命,美食仍是卖点之一。

身在外地心系小城
虽然后来离开小城,几经转折,随着丈夫落地台湾,但对澳门的喜爱并没减少。她凭着自身努力,在台湾打出一片天,成立公关公司,办得有声有色。其后,澳门旅游局聘请她担任台湾地区公关首席顾问,向台湾人宣传澳门之美,推广旅游。

梁吴蓓琳说,很开心能接到这份工作,既可发挥所长,又可向人推广她的热爱之地。她对宣传澳门亲力亲为,参与每一场活动的策划和宣传,接受各类传媒的专访,推介澳门旅游路线,亦分享对澳门的情怀,当地媒体封她为“澳门旅游通”。即使身不在澳,但重要的是她对澳门有一份浓情。

合力保留传统风味
澳门由昔日一个小渔村,至今已成为着名的旅游城市,梁吴蓓琳赞叹澳门越变越好,但亦要保存传统风味。她明白政府对保育历史建筑已不遗余力,但在这与发展“斗快”的年代,仍希望澳门继续“护遗”,尽力保育多一些旧历史建筑。因为旧建筑旧文化是人们的集体回忆、共同根源,即使社会进步,生活方式改变,仍能有效凝聚居民的归属感,旅客也会感受到这股凝聚力,更投入地“细味”澳门。

建议活化清平直街
近年,澳门涌现了很多新的旅游及娱乐设施,吸引了旅客目光,但澳门历史城区及澳门的风土人情,一直是旅游业的重要部分。旅游局也正积极推动社区旅游并推出步行路线,鼓励旅客漫游澳门。

梁吴蓓琳建议政府活化清平直街,规划成为文创区域又或传统美食集散地,为澳门增添多一处流连景点。这个城市属于大家,需要居民共同维护及爱护世界文化遗产。

有故事为魅力所在
梁吴蓓琳是澳门的推广者,她说保育旧历史建筑亦有助推广澳门,因为现时台湾游客不喜欢“倒模”城市,反而喜欢有故事的地方,澳门就是其中一处。当中一些故事引起台湾人的共鸣感,想到澳门看一看。

她表示,台湾人特别爱有故事的地方,因为这是文化的精髓所在。澳门四百五十多年的历史,便载满了动人和具趣味的故事。我们把故事呈现,给每处地方赋予生命,令台湾人津津乐道。所以我们便向台湾人力推有故事、有文化的澳门。澳门有“料”,也要宣传推广得宜,让台湾人知道澳门的内涵。故自一九九二年起,梁吴蓓琳和她的团队不断利用推陈出新的宣传策略,既有包装也有内容,往往成功吸引台湾人游澳,甚至重游。

梁吴蓓琳指出,单是宣传项目的名称已花尽心思,近年便推出“玩‘婚’澳门”、“澳门拍‘暗’叫绝世界文化遗产及博物馆”等旅游套餐,均利用同音字突出名称,例如婚(fun)、拍暗跟拍案,当中“暗”和“案”在国语拼音同为An,透过一些玩味唤起旅客的注意。其中“澳门拍‘暗’叫绝”是推介夜游世遗景点。夜间的世遗,在灯光影照下,别有一番意境,加上葡萄酒博物馆晚上开放,旅客带着半丝酒意看世遗,倍加浪漫动人。

澳门历史建筑物及中西文化交融的街道,已成为旅客拍摄婚纱照的胜地,“玩‘婚’澳门”便是推结婚旅游。配合澳门旅游产品不断多元发展,将继续以创新手法推广澳门。

总结过去十五年,澳门在繁华的博彩业和丰盛的旅游业带动下飞快发展。但静下心来,来趟文化之旅,悠闲漫步于澳门大街小巷,回味旧城旧建筑旧文化,不禁会发现慢生活亦适合澳门。小城要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迈进,“世遗”就是招徕的金招牌。



更多文章分享:
文化局 社会工作局 教育暨青年局 卫生局 体育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