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| | 意见或查询 | 联络我们 | 内联网 | 内部电邮
字型大小 A | A | A

 澳门人‧澳门情 PDF 列印



2013年4 月29日 [返回]
对完美的执着方实现梦想   中西厨师共创“澳门味”

《澳门人‧澳门情》之「味‧缘」

随着澳门旅游业近年快速发展,餐饮业的水平正不断提升,美食,已成为澳门招徕旅客的重要元素。本澳中厨谢海珊和西式甜品导师刘择祥,二人不约而同有一个梦想:希望藉着自身的厨艺经验和热诚,培育一批“澳门制造”的厨师,推动行业发展。并让世界知道,澳门人有能力和条件培训本地优秀厨师,让各地来宾品尝真正“澳门制造”的味道。

一切从基本开始学

成功人士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,加上刻苦钻研的决心,才能突破每个工作瓶颈,取得令人引以为傲的成绩。佳景集团中餐行政总厨谢海珊,年少已加入中厨行列。回想初入行时穿“红裤仔”,从最基本的学厨及砧板学起,经过三年时间,年仅十八岁的他,便从助厨晋升至头砧,之后一直留在中厨界工作,至今已超过廿年。当中几许历练,达至今天的成就,绝非易事。

四处取经创澳门菜

谢海珊热爱餐饮行业,义无反顾地为厨师生涯付上青春和心力,更渴望“在同一地方再多留一个廿五年” 。 他对工作充满热诚,每当放假或公余时间总爱逛街市,即使旅行都要到当地街市逛一圈,或与同事组织“美食旅行团”,寓工作于娱乐,融入生活。为制作创意中菜及挑选食材,设计属于澳门的中菜,他更四处取经,足迹遍及内地和东南亚。他更期望凭藉自己在中厨界的多年经历,成为现今青年的榜样,为澳门培育更多厨艺界的接班人。

厨师地位备受重视

过去几年,谢师傅通过参赛,以提升团队精神,并吸纳和培养新血。他和团队在国际性的中厨比赛屡获殊荣;比赛时与过百名中厨同场献技,当中带来不少启发,是相当宝贵的经验。他指出,现时行业充满机遇,厨师地位备受重视,是年青人入行的好时机。

现年廿五岁当导师

现年廿五岁的刘择祥,看似一名初出茅炉的小伙子,但已是一位极具潜质的甜品导师,边执教鞭边进修求进。他曾在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并获学士学位,实习期间对甜品产生兴趣,决定以此为发展路向。现更成为旅游学院旅业及酒店业学校辅导员,负责教授厨艺管理系西饼及面包实践课程。

本为西式甜品厨师,刘择祥用三年时间便升为导师,全凭其坚定意志及明确目标。不考虑在办公室上班,选择在厨房工作,他笑言:工作虽然辛苦,节假日还得上班,工时长、薪酬不太高,但能一直坚持,动力源于对完美的执着。他曾制作法式小甜饼 (Macaron),为求质素,埋首钻研半年,对制作过程一丝不苟。这份坚持,不单是厨师的执着,也是年青人追求理想的应有态度。

培育人才鼓励入行

刘择祥任职厨师时已多次参赛获奖,但总觉自己孤身上路,入行的人不多;而澳门旅游、酒店及厨师行业人才亦多为外雇,深信本澳应有更多本地西厨及甜品师。故半年前,他决定由厨师转任导师,为培育本地西厨及饼师出一分力。

传扬澳门美食厨艺

回想高中毕业时仍未清楚路向,进入旅游学院接触甜品后,才为自己人生谱出新乐章。身为澳门人,他希望本澳拥有一班本地人材,乐意把自己的知识和奋斗过程与人分享。刘择祥认为,旅游学院现时有较规范的厨艺管理课程,让学生有更佳条件学习,相信可发掘出一班由澳门自行培训的本地西厨及甜品师。他也希望藉此改变过往澳门人必须到外地进修的状况,相反要吸引外地人来澳门学习,将澳门的美食和厨艺传扬开去,让其他国家或地区人士知道,澳门有能力教授相关课程,从而激励更多年青人入行。

刘择祥自言可能是首批“澳门制造”的西式甜品师。年纪轻轻便成为导师并不常见,一般厨师须具备十多二十年经验才能担任导师。不过刘择祥认为,日后的厨师须同时具备学历和经验,故相信选择厨师之路的大学生会愈来愈多,届时将出现更多年轻导师。毕竟是年青人,问他减压方式,都是爱网上游戏,目前流行的 Candy Crash是他的心头好。

只要坚持终能成功

刘择祥的学生Gas表示,因家人是厨师,自小受薰陶亦想投身此行业。他不讳言,最初刘择祥成为自己导师时曾感到怀疑,但他的热诚及才艺令人折服,加上屡获奖项,让他疑虑尽消。同时,因他们年纪相近,上课时不会有隔膜,反增加提问的主动性。Gas坦言厨房工作不易,工时长,须不断重复同一工序。但在刘择祥身上,他学到了一份坚持,明白只要愿意付出,最终都能取得成功。



更多文章分享:
文化局 社会工作局 教育暨青年局 卫生局 体育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