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刘贻凤坚持进修提升自我 | 
刘贻凤上班、教学两忙仍乐在其中 | 
叶嘉盛突破界限迎难而上 |
近年澳门经济发展迅速,各行业对人才需求甚殷,酒店业也不例外。当中有不少人不但在工作上有所发挥,且能从中找到兴趣及奋斗方向,获得一定成绩及很大的满足感。
持续进修成就未来
任职酒店房务总监的刘贻凤已从事酒店行业逾二十年,凭着坚毅意志及不断进修,今天,她不仅是一位主管,一位妈妈,更是一位导师,过着充实而精彩的生活。刘贻凤当年入行只是觉得做酒店“好玩”,任职前台接待员时,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旅客。由于天生喜与人沟通,对工作的兴趣越来越大,加上本身喜欢学英语,所以在晚上进修英语。虽然比较辛苦,但从中得到很大乐趣,亦令她决定继续在酒店业发展。
在原来的赌场酒店工作多年后,刘贻凤于一九九三年转职至目前的国际性酒店。当时该酒店刚在澳门开业,刘贻凤任职管理层,由于未接受过酒店管理专业教育,她对新工作没有很大信心。在逐渐适应后,才修读旅游学院的学位课程,至二○○四年取得学士学位。加上酒店很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,经过多年努力,她的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。
服务态度客人为上
即使受过专业训练,刘贻凤工作上亦遇到不少意想不到的情况。有一次酒店推出优惠活动,客人可以优惠价预订客房,但有一位客人没有预订客房却想获得优惠,须由员工向其解释。由于这是公司政策,刘贻凤支持员工的做法,但招致客人不满。及后上司要求刘贻凤向客人道歉。虽然道歉后她觉得很委屈,但想深一层,自己须让下属看到管理层的处事方式。想及此,她随即释怀,把这次经验当作教训,并下决心要做好今后的工作。
她用心投入,甚至试过跌断手仍继续上班,让人觉得她是工作狂。但她认为,是对工作的热诚和责任心,令她坚守工作岗位。现时负责管理前堂、管家部、保安及水疗四个部门,各部门有不同的文化和管理方式,必须掌握各部门状况,确保运作畅顺及服务优良。
教学相长提高水平
刘贻凤付出了很大努力才达至今天的成就。为了更好地应付各项工作,她不但坚持进修,还深信“教学相长”能提高自我水平。目前她每周都到旅游学院授课,与学生分享以往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,以及在工作中累积的丰富经验,为行内人才培养尽一分力。她表示,学生所提问题很有启发性及挑战性,对她的工作也有帮助。
工作、学习、教学令生活既忙碌又充实,空余时间不多,但刘贻凤坚持必须分配时间与家人相处。她庆幸,家人对自己给予莫大的支持和帮助。
凡事都不计较得失
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澳门酒店业客源也起了变化,遇到的各类情况亦与以往不同。但凭着专业知识和经验,加上用心去做,刘贻凤深信定能应付。她认为,凡事都不应过于计较得失,只要尽心尽力,别人一定看到,而努力的过程中必定有所得着。即使遇到失败和挫折,也不可自怨自艾。只要坚定地朝着目标进发,绝不半途而废,一定能取得成功,而成功所带来的满足感更是金钱也买不到。
同样地,现职酒店人力资源系统及行政经理的叶嘉盛也不计较得失,总是迎难而上,勇敢地由熟悉的电脑世界,走到多变的人事管理领域,让自己找到了不同的事业方向。
扩阔接触面多尝试
修读电脑专业的他,四年前担任五星级酒店的电脑部副经理。直至去年有同事问他有没有兴趣转往其他职位,叶嘉盛觉得这是尝试不同工作的难得机会,于是勇于接受挑战。结果,他被调往人力资源部。原本电脑部的工作只与机器打交道,虽也会与不同部门同事沟通,但人力资源部的接触面广阔得多,须了解不同部门员工的需要,寻求方法协助他们解决问题。由于自小喜欢和别人接触、沟通,经过一年多的工作,他觉得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很适合自己。
聆听烦事关爱同事
叶嘉盛表示,除了工作上的困难,个人及家庭问题都可能影响员工的表现。所以当发现同事有需要时,他会担当聆听者的角色,了解他们的烦恼,并尽量提供协助。对一些较复杂的情况,更会派员持续跟进。
他还指出,人力资源部看似与电脑专业毫无关系,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,自己的专业知识都能派上用场。除了可利用电脑优化工作流程外,还可协助不熟悉电脑的同事操作系统,减少出错,提高效率;也可建立电子更表或利用电脑找资料,跟进工作等。
人资不足聘人困难
叶嘉盛相信,目前最大的问题是“招聘”。由于澳门人力资源市场紧张,要聘用合适的员工不容易。他形容,每次招聘,人力资源部便变成“推销部”,吸引优秀人才加入。但近年澳门持续有大型赌场及酒店开幕,人力资源拉得更紧,其任职的酒店是一间没有赌场的五星级酒店,必须维持良好的服务质素,不能降低人员质素要求,所以要聘请足够数量的员工也相当困难。
回顾过去数年工作,叶嘉盛形容有苦有乐,更有数次因工作压力太大而想辞职。但回心一想任何机构都有相同情况,难得与同事相处融洽,工作上互相帮助、互相鼓励,犹如一家人。加上很喜欢任职酒店的环境,没有赌场,较接近大自然,属于休闲式酒店;公司又有人情味,注重员工培训,着力提高员工的归属感,所以最后还是决定留下来。
抓紧机会勇于挑战
他也看好澳门酒店业发展前景。虽然有人认为外雇会令本地人就业机会减少,但他以自己参与招聘工作的经验所得,本地人受聘机会不一定较外雇低。尤其本地人较熟悉澳门环境,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,倘加上较佳的工作能力,竞争力一定比外雇好。他深信,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,同时不要将自己局限在某一范畴,应抓紧机会,勇于接受挑战。他更以自己为例,形容在接受新工作后,打开了新的局面,找到新的工作乐趣和发展方向。只要有能力,任何人都可以在职场中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。 |